法國經典甜麵包代表之一:布里歐為何那樣?!
Brioche,中文常音譯為布里歐/布里歐許
最早從15世紀已出現,其字源有很多版本
有的說取自巴黎北邊的諾曼第方言brier
而諾曼第地區盛產牛奶
產生的副產品即加入麵包中製作
有些則說因為一開始可能是起司口味
添加了布利乳酪(Brie),因此得名。
但不管名字的起源為何
外表香酥、內層如雲朵般鬆軟的布里歐
絕對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款究極麵包!
🥚🧈🥛 雞蛋、奶油、牛奶
布里歐有高含量的奶油和雞蛋
麵團色澤明顯地偏黃
也因為奶油佔比高
奶油的品質成為影響風味與口感的關鍵食材
所以我用料也毫不手軟
使用的是乳脂肪量82%以上
AOP認證+奶香味濃厚的法國依思尼奶油
無疑地是砸重本的奢華麵包(笑
雖然配方油脂量高
但成品口感卻如雲朵般的輕盈不膩口
同時兼具蛋糕和麵包的雙重享受
布里歐麵包在19世紀時在法國蔚為流行
當時奶油是屬於昂貴的高級品
因此富人吃的奶油比例較高(口感偏香酥)
而一般平民吃的奶油比例較低(口感則偏柔軟)
因一款布里歐麵包形成了階級的對比
甚至還有個和瑪麗皇后有關的故事。
🧈 法國版的何不食肉糜
大家對晉惠帝「何不食肉糜」的故事應該不陌生,而這句話竟然也和布里歐麵包有關?!
在盧梭的《懺悔錄》寫下了這段:
「最後,我想起了一位尊貴的公主的蠢話。有人告訴她說農民沒有麵包吃了,她回答說:“Qu’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!”」
—讓-雅克·盧梭,《懺悔錄》(黎星、范希衡譯本)第六章
中文直譯為「讓他們吃布里歐(蛋糕)吧!」
由於布里歐含有大量的奶油和雞蛋
當時被認為屬於有錢人的麵包
因此就和何不食肉糜相仿
反映出上位者不懂的民間疾苦的意涵
而後穿鑿附會
通常認為這位尊貴的公主就是瑪麗皇后
因此而有了瑪麗皇后版的「何不食肉糜」
🧈 布里歐製作全記錄
🧈 布里歐的製作技巧
不加一滴水,改添加鮮奶
屬於偏濕黏、較不好成形的麵團
在中華穀研的麵包全科班的課程說明中
也有特別教授這款布里歐吐司
需要特別有耐心與愛心,
中途不斷停機、刮鋼,幫助麵團盡快成形
攪打時間較長,也要特別注意麵糰溫度
添加台灣在地純正不砍頭的蜂蜜🐝
攪拌時陣陣撲鼻的蜂蜜香~
製作時也很幸福呀~
經過12小時以上冷藏發酵
內含的雞蛋、糖給予酵母滿滿的養分
讓布里歐麵團發酵的體積長得特別大
因此放入吐司模進行最後發酵時
發至7分滿即可刷蛋液灑上滿滿的珍珠糖
並送入烤箱烤焙
(如果後發太高,烘烤時容易衝過頭而變形
烘烤時,整屋子頓時充滿著奶油香
無法言喻的幸福感吶~🧡
抹上奶油、淋上蜂蜜,
酥脆的外殼配上棉花糖般的質地
當做早餐、下午茶都非常適合!
果然是法國經典甜麵包代表-布里歐吐司~
一定要試試看!
100%無糖|法式脆皮吐司:天然麥香, 美味零負擔!!
法式脆皮吐司
自己開始做麵包, 了解到更多秘密配方,
例如很夯的生吐司
配方中一定會加鮮奶油….
除了本身的精緻白砂糖外
甚至還要再添加煉乳(甜上加甜!
高油高糖實在是熱量爆表!
嚇到都不敢吃吐司了…
《吐司的基礎》
完 全 無 加 糖!!!
破除了吐司一定高油高糖的印象,
類似歐式麵包的製作方法,
利用水合法和拉長時間發酵,
一樣可以讓吐司長高高!
風味比起一般吐司,
更增添了法國麵粉清新的麥香與甘甜~
吐司版的法國麵包,
無糖和超微量的奶油提味,
美味無負擔!
快來一起做做看吧!
- 將所有材料加進攪拌鋼內,以低速攪拌初步混合
(奶油低於總重5%時,一開始即可一起加入攪拌) - 拌到無乾粉,停機,攪拌鋼蓋上濕布,靜置約30分鐘
(水合作用,讓麵筋自然形成) - 再次開中速,打至麵筋形成並成團
(麵團含水量較高較濕黏,會拉長發酵時間,因此不一定要打到超級薄膜) - 滾圓→基礎發酵約80分鐘
- 翻麵→滾圓→追加發酵30分鐘(也可省略這步驟)
- 分割→180g一個(共3顆)→滾圓→靜置20分鐘
- 用擀麵棍擀平,並用三折法整形,放入吐司模進行二次發酵(約90分)
- 麵團約到烤模9分滿,即發酵完成,準備烤焙。
表面可刷薄薄的牛奶或蛋液,增加光澤感! - 烤溫:230℃ +蒸汽,10分鐘後轉200℃烘烤20~23分鐘
- 取出重敲透氣,完成!(放涼後出現美麗裂紋~
放入烤箱烘烤時可以噴一點水製造蒸氣(像烤歐式麵包一樣)
可以幫助麵包,表面形成脆皮的裂紋質感唷!
近期文章
-
L-麩酸鈉其實就是_!帶你認識常見的食品添加物 29 7 月,2024
-
費南雪&瑪德蓮有什麼不一樣呢?精美手繪比較表大PK! 11 7 月,2024
-
你喝對可可了嗎?除了熱量你更要注意的事!天然可可粉v.s.鹼化可可粉 19 12 月,2023
-
麵包烘烤後為何會變褐色呢?圖解食品科學的「梅納反應」(Maillard Reaction) 10 11 月,2023
-
<全圖解> 什麼是T系列麵粉?一起來認識法國麵粉 15 9 月,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