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v.s.KitchenAid
因為家庭人口不多(也為了控制熱量喇哈
一直都用手揉製作各種麵包
每次手揉麵團也都像對付仇人似的
使勁揉、使勁甩
配合適當的水合作用*
少量也還都還可以負荷,
也很享受雙手感受麵團變化的過程
為了準備考丙級檢定,開始製作較大量的麵團
起初也還是保持手揉的方式
直到⋯
右手腕受傷了⋯⋯😭
整整貼了一個多月的沙龍巴斯
最嚴重時連水瓶都拿不起來
手腕完全無法支撐(瑜珈也無法練了
明明是為了享受做麵包的樂趣
卻影響到日常生活
這樣不行!!
想繼續保持做麵包的熱情的話,
似乎得考慮機器代勞了!
從來沒使用過專業攪拌機
很擔心考試當天會不會不會操作而慘敗
考前一個月就下定決心
趕緊下單攪拌機吧!
手握著大家夢幻逸品Kitchenaid(下文簡稱KA)的廣告單
邊讚嘆超美~超美~(非這牌不買!
但規格越研究卻開始懷疑
這真的是適合我的攪拌機嗎?
琳瑯滿目的攪拌機,
到底該怎麼選擇?
以下整理我選購時考慮的因素
給想入手桌上型攪拌機的烘友們參考唷:

🥣 1. 平常做的品項/容量

平常常做哪些品項?是以蛋糕還是麵團類居多呢?因蛋糕用主要拿來打發蛋白,對於馬力的要求沒那麼嚴格,相對的麵包則需較大的扭力去攪打麵糰,需要耐打高馬力的機種比較適合。

*容量:

依照自己常製作的量來選擇:購買攪拌機時,規格表一般都會標註建議的蛋白量、麵粉量⋯等等,以麵包來說,就要仔細看是標註”麵團量(包含麵粉、水、奶油⋯所有的乾濕材料總重量)”還是”麵粉量(單純僅麵粉重)”,含水不含水的重量記得要計算一下唷~

🥣 2. 馬力:交流>直流

KitchenAid是美國的大品牌,但爬文看到許多烘友反映,因零件材質的關係,若長時間攪打麵糰齒輪容易斷掉,但拿來打蛋糕類則游刃有餘(不需用到很高強度的馬力)。攪拌機會有很多段速可選擇,而麵團只會到1速(最低速)和2速交互使用。
詢問過KA的專業賣家建議對於各型號總重量建議:
4.5QT抬頭式:450g 以下
5QT抬頭式:550g 以下
5QT升降式:750g 以下
6QT升降式:850g 以下
7QT、8QT升降式:1550g 以下
p.s. 如果是打發餅乾麵團,上述重量可各增加100g
 
不管是哪個品牌,麵團勾請不要打過大的麵團,如果超過機器所能負荷的重量/時間,可能容易導致機器與麵團勾損壞,建議連續打發20分鐘以上時,可用交替用較低速度或適度停機休息來避免機器過熱。

🥣 3. 預算:

大致以這幾個預算範圍區分:
1萬以內:適合小小量、偶爾才會做烘焙的使用者,馬力稍嫌不足,或許手揉就是不錯的選擇XD
1萬~2萬:這個區間就可選擇到蠻多不錯的家用的桌上型攪拌機了,包括上面說的Kitchenaid、國產的小林士邦(10L)大部分都落在這個範圍。小林年年喊漲,光是我入手後同規格品就馬上漲近2千⋯
2萬以上:容量更大、馬力更大!如果經常大量使用的話,是個值得的長期投資。

🥣 4. 零件

有些攪拌機品牌(例:KitchenAid)還可以加裝壓麵器、食物處理器、絞肉器、灌腸器等等配件,一機多用,可滿足更多種料理。

常見的攪拌機麵勾零件包含:
麵團用:C勾、S勾
餡料用:攪拌槳
打發蛋白:攪拌球
常見材質:不鏽鋼、鋁合金、搪瓷塗層…等

常見的品牌,像是英國Kenwood、國產的士邦、小林、鉅聖
烘培展還有看到另一款義大利Sunmix螺旋攪拌機,也蠻常見的,但外型實在不愛XD 


經過一番天人交戰,
由於預計以製作麵包為主,
最後只好心一橫果斷地放棄心儀一年多的夢幻KA。
p.s. KA也還是可以打得出薄膜,
只是記得中途適度停機休息或配合水合作用,才不會造成馬達過熱負擔唷~
 
最後決定入手的是:

小林10L,並全更換成不鏽鋼零件

(考丙檢的時候就看到鍍鋁的麵勾,
在長期使用下,會有落漆斑駁的狀況⋯總覺得若吃下肚很不安心)

可打300~800g麵粉(量太少也打不到⋯)最多一次可打到約2條半的12兩吐司。7L和10L是交由三能代理,直流馬達,據說客服維修會比較快。而12L保持小林機械專賣,交流馬達更有力,社團中幾乎大家都狂推直上馬力最強的小林12,再配7L的小鋼。但預算和空間有限,最後取個中間值的10L,使用2個多月來很滿意!手揉雖然有更扎實的口感,但有了攪拌機的助力,好像再也回不去手揉了(笑)

選購前可以多看影片、文章,看過實品後,
並且冷靜分析自己真正的需求,才能買到不後悔的得力幫手唷!